<
g55r小说网 > > 宦门逢春至 > 第570章
    树上挂了一列彩灯,在地上打出红色的光晕。那里站了个人,是袁昭穿着棉衣,立在灯影里。她熟练地将箭搭上,对着箭靶用力拉了弓。

    她动作很是标准,大概是许久不练,刚使出了点力气,连胳膊带手臂晃个不停。

    她咬紧了牙关,屏住呼吸,全身撑着使劲,试了几次都没能拉开。她大概有些丧气,将弓箭丢在一旁,自己抱着胳膊在一块石头上坐了下来。

    他在阴影处原地站定了,也不打扰。袁昭自己生了会闷气,又低头将弓箭拣了回来,仍旧用尽了力气弯弓搭箭。这次还是没有成功,她叹了口气,将弓挂回原处,将羽箭拿在手里,安静地瞧了一会儿,才扔到箭筒里。

    她垂着头往客房走,金九华憋不住说了一句:“袁姑娘,这弓是硬弓,原本不适合你用。”

    她吓了一跳,看清楚是他,才吐出口气来:“原来是你啊。我……就是拿来玩一玩。”

    他从阴影处走了出来,小声道:“软弓容易拉,也更好用。我们在战场上也用软弓。”

    “哦。我是胳膊没有劲了,吃不住力气。”

    “再养一养就好了。吃过饭没有?”

    “吃过了,饭菜很丰盛。烟花我也看过了,就在这里,看得很清楚。”

    “百事大吉的果盒吃过没有?”

    “吃了一个柿饼,很甜。”

    他们并肩走了几步,花炮声就在不远处响得通透,更衬得假山后格外寂寥。他微笑道:“袁姑娘,前几天你去看房子,看得怎么样了?”

    她转头笑道:“金公公,你这人真聪明。就在后面的咸水巷子,是个独门独院,年底了,价钱便宜些。郑小姐帮我砍了价,一年六两。我给了房东二两定钱,就算定下了。”

    “督公吩咐我了,你要是觉得好,便将院子买下来,府上这个钱还出的起。”

    她笑着摇头:“咱们萍水相逢,我不收这么重的礼。”

    “袁姑娘,这是你应得的。其实……郑小姐在家是丫鬟仆妇伺候着,也不知道外面有多难,不必凡事听她的。你……先试试看,觉得不舒服就回来。”

    她点了点头。“那我先试。”她嘴角带了笑,“想不到今年这样好,去年许下的愿都成了。”

    “否极泰来,你会越来越好的。”

    正月初一起,就有各路勋贵、南京六部官员来府上拜年,照例应酬不绝。到了正月初八,金九华才勉强腾出空来,陪着袁昭搬了家。

    她的行李很少,不过是几件衣裳,一些日用之物,连文房四宝都收起来了,也凑不够一车。他又吩咐从厨房拿了些银丝炭,装了满满一篓。上了车,他看着有限的几个包袱十分寒酸,苦笑道:“原是我没招呼好,哪有姑娘家屋里什么陈设都没有的。”

    袁昭笑道:“我是个奔波劳碌的命格儿,要陈设也没用。”

    她的新家离得很近,不过隔着两条巷子,是个三间房的小院,闹中取静。一个四十来岁的婆子在门口接着,口称小姐,袁昭笑道:“这位是张大嫂。”

    金九华进了屋子,见屋里空空荡荡,只有两件榆木的旧家具,勉强能使用。他不便说什么,只将包袱放下,看她一一打开安置了,又吩咐张大嫂煮两碗面来。

    他帮着她将床铺也铺好了,苦笑道:“多买几个丫头吧,一个仆妇哪里够。看着也不大利落。”

    袁昭将那只兔儿爷小心翼翼地摆到桌子上,又归置文房四宝:“过寻常日子罢了,这些活我也不是不能做。”

    他将水烟壶拿出来,小心地摆在桌子上,又在旁边放了一包烟丝:“托几个福建客商买的。”

    她有些惊讶:“你不是最厌恶这个味道。”

    “谁都有个癖好,你又是迫不得已。我打听过了,福建永定的水烟是上好的,你要是用完了,就跟我说。”

    两碗清水面端了上来,配一碟子腌菜。两个人面对面地坐下,袁昭笑着拿起筷子来:“金公公平日山珍海味吃惯了,清水面吃一点吧,也算新家入伙。”

    金九华道:“我们在山西的时候,讲究迎客饺子送客面。吃了这碗面,祝你从此一帆风顺。”

    天晚了,袁昭点了盏灯笼,送他出门。他笑道:“这样近,我抬脚就到了。要是有事情,赶快来找我。”

    走到巷子口,他又说道:“你回去吧,外头冷。”

    袁昭勉强笑了笑,低声说道:“咱们是朋友,以后常来坐一坐,吃顿便饭也好。”

    “好。”

    她回去了,他站在原地,听着她的脚步声,走了三十几步,然后吱呀一声,是门关上了,门环有点晃,颤颤地抖了两下。

    他忽然心底生出一种奢望来,也想有个叫做家的地方,门是永远对着他开的,灯能为了他亮起来,有个人在家里等着他。

    他摇了摇头,将所有不切实际的念头都抹去了。风吹过来带着寒意,他顶着天上的半个月亮,抄着手慢慢走回府去。

    后面几日太平无事。金九华仍奔走于各家的宴请。天气格外冷,又纷纷扬扬下了一场大雪。到了正月十三那天,他坐着马车晃晃悠悠地回到府中角门时,已经过了二更天。他半梦半醒地下了马车,门房凑过来小声道:“这位大嫂子在这等了一会了,说有事找你,你看看认不认识。”